巴黎奥运有感:老外不关心奥运会?

2024-07-30 20:53:21 来源:体育吧

1,谁说老外不关心奥运会?

先来看一段文字,一位同行在朋友圈发布的,“谁再说老外不重视奥运会我就给谁一巴掌,看看他们泪流满面合唱马赛曲就懂了。”

巴黎奥运有感:老外不关心奥运会?(1)

这段话的背后,是法国游泳选手马尔尚夺得男子个人400米混合泳之后,颁奖现场的真实写照。确实,关于奥运会总有这么一种论调,“老外谁还看奥运会啊”。但是在巴黎奥运会的现场,明显能感受到媒体记者和观众对奥运的热情,丝毫不比中国媒体和体育迷逊色:就在刚才提及游泳赛场,马尔尚夺冠之后,媒体席上的记者呼啦啦跑走了一多半,都是法国记者跑去混采区堵马尔尚的。至于观众,任何一个赛场法国选手出场比赛都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,不见得比看法国足球甲级联赛时呐喊声小。

跳水也是如此。

27日跳水赛场牵扯到首金,中国队陈艺文昌雅妮在女双三米板中轻松夺冠,中国媒体赶到现场的比较多实属正常,但媒体席一直还是有空余座位的。现场中国队员出场时获得的欢呼声最大,就像是在自己主场;当然,法国组合获得的掌声也不少,尽管他们最后排名八对组合的末位。

29日的男子双人十米台比赛,中国记者来的不如首金那天多。但还有一小时比赛开始时记者席位已经满了——本场有英国选手戴利参赛,或许英国媒体认为他们有机会挑战中国,,不断从媒体席的第一排跑到最后一排确认是否还有座位,来的记者可是比第一天跳水决赛时多得多——观众席的欢呼声也变了,除了中国和法国选手,英国组合比赛时同样欢声雷动。

这能说老外不关心奥运会?

2,德纳决,让罗兰加洛斯变高需

奥运会的赛场,游泳、田径和美国男篮的比赛都是高需,媒体也需要申请入场副证,没想到,这一幕在网球赛场也发生了——关键,是没想到这比赛应该按照高需来处理,因为,这场比赛对阵双方是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。

巴黎奥运有感:老外不关心奥运会?(2)

对笔者而言,采访巴黎奥运会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要去罗兰加洛斯看看,毕竟,在任何场合聊起全球具有传奇色彩的体育场馆,都不会忽略这里。

第一次对罗兰加洛斯有概念要追溯到大学入校,我分到的柜子里有一张上一届师兄留下的海报。主角是美籍华裔网球运动员张德培——1989年,正是他在罗兰加洛斯捧起冠军奖杯,以17岁零4个月的年龄,创下男子网坛最年轻的大满贯冠军纪录。

巴黎奥运有感:老外不关心奥运会?(3)

当然,从事体育新闻报道之后,正好赶上姚刘李的巅峰期,2015年刘翔最后一个离开赛场时,我曾开玩笑说过,自己编辑生涯一半的策划都给了刘翔,另外一半则都是李娜。当然,2011年李娜在法网首次夺得大满贯,创下了一连串的记录,至今回想起来都令人激动不已,罗兰加洛斯的传奇色彩对中国体育迷来说格外独特。

我问过多次在罗兰加洛斯现场采访过的同事张奔斗,“你最喜欢罗兰加洛斯那一点?”他回答说:“我最喜欢那种‘在别处’的感觉,因为这是四大满贯里唯一的非英语国家,法国文化又非常特别,所以既有那种语言和文化的疏离感,又有新鲜感,以及陌生感反而能够带来的自由自在的感觉。”

所以,现场来罗兰加洛斯一趟,相信能体会得更深刻。

果然印象很深刻,因为赶上了德纳决——这场比赛是中央球场的第二场赛事。结果第一场比赛斯瓦泰克的比赛尚未结束,媒体席就已经满员了,而且不断有其他记者从奥运会的其他赛场汇集于此,都是为了德纳决,或许这就是最后一次。

结果,就是导致现场的入口通道都挤满了人,安保人员甚至跟外国记者发生了小小的冲突,因为规定是不允许在这里长时间站立的,要么有座位可以入场观赛,要么就回媒体间——记者怒怼“这是奥运会,不是法网。”

也许,奥运会的网球赛事总监从来就没想过,网球居然也能成为高需场次吧。

相关阅读

大家都在看


热门搜索